只超越 不跟随

明师馆

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项目实施指南

点击率:588  |  发布人:管理员  |  发布时间:2020-04-12

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项目实施指南

 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(中发〔20184号)和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中发〔201839号),进一步提高国培计划——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和效益,特制定本实施指南。

一、目的与意义

近年来,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,幼儿教师需求量急剧提升,大量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来。这些专业背景各异的教师,有效补充了学前教育师资的不足,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,也为幼儿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但是,由于这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,其专业基础知识、教育实践能力存在不足,急需接受相应的专业补偿培训。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第十六条明确提出,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全员补偿培训,这是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。因此,指向明确、科学及时的补偿培训,能够有效提升广大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信念和专业素养,发挥潜能,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供支持和保障。

二、目标与任务

本项目旨在根据国培计划精神,结合各地不同层次、类别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与需求,通过专业补偿培训,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,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,提高科学保教能力,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。

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历不同,专业背景不一,从业经历不一。为增加项目的指导性和针对性,可将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概括分为两类:A类为学历不高、无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;B类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或专科毕业、近三年入职的教师。

(一)对于A类教师,项目的主要任务,是重点补偿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,使其由不知到知。

(二)对于B类教师,项目的主要任务,是通过培训,使教师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. 树立职业认同与专业信念;

2. 初步掌握幼儿生理、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,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,树立正确的儿童观、发展观、教育观;

3. 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的基本技能。

三、内容与形式

培训内容的选择与组织,应坚持补偿性,补偿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;补偿应有针对性,针对培训教师的需求、短板、特点;由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多样性,在突出培训核心的同时,也应具有一定的多元性、选择性。

采用集中面授、跟岗实践、工作坊等方式,且应精心设计,使三者之间能够有机配合,避免出现跟岗实践、工作坊与集中授课没有关联等现象。集中面授中应讲、看、练相结合,集中面授所讲的内容,在跟岗实践中必须能够看到、在工作坊中必须有实践、反思的机会。

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,合理安排集中面授、跟岗实践、工作坊的顺序和具体时间,集中面授时间不得少于20天。有条件的地区和班级,可以分散安排培训,如每周培训一天、持续一个学期,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安排于暑假。

培训内容和形式参考表

模块

培训目标

建议专题

建议学时

建议学习(培训)方式

集中授课

跟岗练习

职业认同与专业信念

1.了解幼儿及幼儿园教育的特点

2.感受和体验学前教育及幼儿教师的专业性

1.幼儿园和小学不一样

A类:≧12

B类:≧12

3

观摩(视频、实践)+讨论+反思,避免说教、简单报告

2.儿童权利保护

3.幼儿是怎样学习的

4.与幼教大师一起成长

卫生保健基础知识

1.了解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、规律

2.了解婴幼儿营养、疾病等方面的知识 

3.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相关常识

4.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相关要求

1.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和保育

A类:≧21

B类:≧15

≧9

集中面授(讲解)+练习+观摩,讲练看结合,避免单纯讲解或观摩

2.婴幼儿营养与健康饮食

3.幼儿传染病与常见病

4.幼儿常用护理技术与急救术

5.幼儿心理卫生问题与鉴别

6.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

心理发展基础知识

1.初步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

2.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

3.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

1.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

A类:≧30

B类:≧24

≧15

集中面授(讲解)+观摩+练习,看到心理特点,避免堆积心理学概念

2.幼儿的认知发展

3.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

4.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

5.教育与幼儿的发展(儿童观、发展观)

幼儿教育基础知识

1.了解幼儿教育的概念、特点、历史发展

2.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的、任务、内容和原则

3.初步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实施方法

4.初步掌握家园沟通的方法和策略

1.学前教育——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

A类:≧36

B类:≧45

≧18

集中面授(讲解)+观摩+练习+反思,强调教师已有经验,提供反馈,促进反思,避免一讲到底现象。

2.幼儿园教育的目的、任务、内容和原则

3.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与保教结合

4.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

5.幼儿园的教育活动

6.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要领

7.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活动区设计

8.家园合作的内容、方式与策略

幼儿园各领域教育

1.了解各领域对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

2.了解各领学习的目标、内容和方式

3.初步掌握引导幼儿各领域学习的方式与策略

1.健康领域的学习与教育

A类:≧21

B类:≧24

≧15

集中面授(讲解)+观摩+练习+反思

2.社会领域的学习与教育

3.语言领域的学习与教育

4.科学领域的学习与教育

5.艺术领域的学习与教育

四、原则与要求

(一)统筹培训总体规划设计

各省(区、市)要将国培计划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,坚持保基本、补短板、促公平。应深入开展专项调研,了解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分布情况,向民办、乡镇、偏远地区倾斜。运用多种方式,充分了解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,统筹做好这类培训的总体规划,按计划、分步骤完成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补偿培训全覆盖任务。

(二)严格培训机构遴选

各省(区、市)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坚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根据项目类别随机抽取专家,采取网络评审或通讯评审方式,对申报方案进行细化评审,遴选优质培训机构承担项目,对协作项目实施的对口区县也要进行审核,严把入口关。优化项目立项工作流程,缩短遴选评审工作周期,确保项目及时部署启动、按时保质完成。

(三)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

培训机构要按照幼师国培项目的目标任务,加强培训需求调研,围绕重点解决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,分层、分类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内容,增强教师参加培训的获得感。在内容确定和形式的选择上,应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:

重视差异,确保精准施训。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需求调研,了解当地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来源、所占比例,所在园所、入行缘由等现状,准确了解培训需求,分层分类,开展精准、高效的培训。

突显核心,兼具多元选择。坚持以掌握学前教育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,兼顾多元化的培训内容、方式与资源等,以帮助教师在对学前教育整体性、基础性、必要性知识的了解基础上,拓展视野与思路。

注重实操,贴近工作实际。坚持实践取向,针对教师的学习特点和需求,强化基于现场、走进真实教育情境的培训环节;强化教师互动参与、学做合一的培训方式,提升培训实效。

关注发展,推动可持续学习。坚持发展为本取向,精心设计、提供培训、学习资源,鼓励培训承办单位开发用以支持可持续学习的材料,推动教师后续学习。

(四)提升组织实施保障水平

要强化项目管理团队建设,精细把控项目申报、项目评审、教师选派、培训课程、培训团队、绩效评估等全过程,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。要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,鼓励高等学校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、幼儿园建立协同发展机制,努力打造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培训者团队。要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,加强经费使用监管,做好经费使用绩效考评,确保专款专用,提高经费使用效益。

(五)激发教师参训动力

建立培训对象遴选制度,严格进行参训教师资格审核,各省(区、市)应运用多种方式,充分了解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分布情况,针对这类教师分布扎堆现象,按需分配名额,充分考虑民办、乡镇、偏远地区。在培训过程中,要充分认识教师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贡献,避免对教师能力、水平的简单评价,要发现其优点,理解其困难,营造支持和鼓励的心理氛围,鼓励其运用原有专业知识和能力,主动获得专业发展。要通过网络研修、线上辅导等方式加强训后指导,及时解决参训教师面临的问题与疑惑,确保项目整体的开展成效。

(六)强化培训过程监管

各省(区、市)要建立省一级培训质量监管制度,落实监管责任,明确监管流程,改进监管方法,通报监管结果,对各地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。要选拔培训经验丰富、熟悉培训项目管理的高校专家、培训专家、一线优秀幼教教研员等组建幼师国培专家督导工作组,加强对项目规划研制、实施过程的专业指导与督查评估。通过网络研修、线上辅导等方式及时解决参训教师训后的问题与疑惑。

五、评价与考核

(一)健全培训绩效评估

国家制定培训质量标准,各省(区、市)要采取专家实地调研、网络监测评估、教师匿名评估、第三方评估等方式,重点对项目规划设计、协同机制实施、培训模式创新、培训内容改进、支持服务体系建设、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培训机构、项目区县的培训绩效进行评估。要建立培训绩效通报制度,将培训绩效结果作为培训机构和项目区县遴选与调整的重要依据。

(二)加强对参训教师的考核

培训机构需给每名参训教师建档,将其出勤记录、学习日志、学习体会或总结等进行收集整理、考核;针对培训内容和目标,对培训教师所学知识、能力、技能、态度上所学到的、回单位后的应用及其效果情况进行考核;通过现场展示、知识问答、测查等方式,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增值进行评价;通过对单位领导、配班老师、家长的调研,考核其培训后,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实际变化、效果。同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参训教师所在的幼儿园和当地教育局。